平凉市、区文旅局领导一行走进刘泉泥塑工作基地体验园开展调研活动
6月15日,平凉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常宁带领市、区文旅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一行,走进崆峒镇蒋家沟刘泉泥塑工作基地体验园开展观摩、体验、调研活动。
为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文旅局将这些资源全部整合起来,于2022年5月19日合力打造了一条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传承体验、教育培训、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街巷,通过将这些传统文化串联起来,深入讲述平凉故事,非遗文化魅力更好的加以保护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乡村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中国乡村 社会传统的文化特征,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社会情趣,包含 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
在平凉市崆峒区蒋家沟村刘泉泥塑工作基地体验园里摆放了长十余米、宽约2米有余的“脊兽版”兵马俑塑像群,有仙人有神兽,整齐列阵,气势磅礴。
刘泉出生在泥塑(脊兽制作)世家,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传人,他从小喜欢这一行,坚持制作泥塑、脊兽40余年,该项技艺已申请非遗。
刘泉手捏泥塑龙凤脊、走兽、麒麟送子、莲花生子、狮子驮宝瓶、蛟龙吻、二龙戏珠、乌龟驮宝瓶、牡丹莲花脊等160多个类别,创新泥塑的年年有鱼、金蟾吐钱、福鼠拉财、吉祥如意、奋斗、十二生肖等文化旅游纪念品、十二生肖钱贯等,他的泥塑作品在平凉市独树一帜,成为民间颇有名气的“泥塑刘”。
在传承祖辈流传下来的泥塑手艺的同时,刘泉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乡村生活的作品,重新演绎了陇原乡村风俗和乡土文化,为人们呈现原汁原味的“诗画田园”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