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旅视窗

这里是一片投资热土——“民企平凉行”九大重点产业链项目洽谈会开辟发展新前景

  • 时间:2023-07-03 09:30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日报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这里是一片投资热土——“民企平凉行”九大重点产业链项目洽谈会开辟发展新前景6月27日,我市举行“民企平凉行”九大重点产业链项目洽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商会和民营企业家欢聚一堂,聚焦我市九大特色产业,共话交流合作,共谋发展良策。活动中,与会嘉宾通过现场介绍和观看宣传片的形式,充分了解了平凉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培育、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前景。并纷纷表示,平凉是一片极具发展潜力、有待深入开发的投资热土,通过此次洽谈,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凉的了解,希望企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挖掘文旅资源 推动融合发展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胥富春/文 姚志强/图  


在6月27日举行的“民企平凉行”文旅康养产业链项目洽谈对接会上,全联科技装备商会、全联文化产业商会、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甘肃省晋商会、甘肃省文化产业商会以及来自北京、广西、陕西等地和省内、市内27位文化旅游企业代表参加洽谈。  

与会嘉宾观看了平凉文旅形象宣传片,平凉市文旅项目推介官推介了全市文旅康养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家代表就有合作意向或感兴趣的项目发言提问,各县(市、区)、崆峒山大景区负责同志发言,就企业家发言中关心的问题现场解答。  

全联文化产业商会,南特数码科技集团顾问杨世安说: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是一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数字文化及智慧旅游、动漫、文化创意等产业,目前在敦煌投资10亿元建设了敦煌文化创意产业园。听取项目推介后,结合本次参会以来所见所闻,公司有意向在平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希望会后进一步衔接,推动项目落地。

6月11日,崆峒山景区内游人如织。  


北京甘肃中医药大学京津冀校友会外联部部长包超在发言中谈到:本次带10位企业家来平凉考察调研,重点针对的就是康养项目。团队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投资了神石山医养康养大观园,解决了以北京居民为主的过冬需求;但是北京夏天比较热,北方好几个城市夏天气温高达40度左右,所以想选择一个每年从4月至10月能够避暑康养度假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筛选了很久,跑遍了西北五省,综合各种因素,最后选择了甘肃,走遍甘肃选择了平凉。可以说:“看遍中国,甘肃最美,哪里最好?瞩目平凉”。通过前期考察,希望在平凉投资建设医养康养项目,解决以北京为主的北方,甚至南方人避暑的问题。

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水街全力打造集餐饮民宿、文旅体验、休闲娱乐、夜间消费于一体的城郊融合型旅游景区,成为城乡群众休闲娱乐、消费度假的最佳去处。  


平凉市浙江商会会长、宏达国盛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宏国说:作为一名浙江人在平凉创业、生活了20多年,感觉这里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营商环境都很好。有数千名浙江籍人在平凉创业、生活,很多人创业成功后,把全家人都带了过来,大家普遍认为平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深厚,当地人包容、不排外,是一座宜业宜居的好地方。浙商在平凉也成功投资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崆峒不夜城文旅项目计划7月底建成运行。

聚力扩大平凉设施蔬菜“朋友圈”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晓燕/文 姚志强/图  

火热夏日里,发展劲更足。6月27日,我市举行“民企平凉行”设施蔬菜产业项目洽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家行业大咖齐聚首,为扩大平凉设施蔬菜“朋友圈”出谋献策。  此次洽谈会,我市围绕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集约化育苗、创建蔬菜产业园区、推进蔬菜精深加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6个方面,精选了20个设施蔬菜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1.41亿元。这些项目建设条件成熟、发展前景较好,市县还配套了财政奖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民企平凉行”设施蔬菜产业项目洽谈会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发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成泾河、汭河‘两带’和黑河、红河、达溪河、神峪河、水洛河、庄浪河、葫芦河流域‘七片’蔬菜生产集中区。2022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4.6万亩,蔬菜种植总面积达45.12万亩,总产量72.39万吨。认证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17个25.25万吨,蔬菜抽检合格率达到99.85%。到2026年,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90万吨以上,蔬菜加工量达1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听完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后,参会企业家纷纷表示:看好平凉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将加大推介、对接、投资力度,助力平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崆峒区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日光温室内,农民正在管护辣椒苗。 


“通过考察了解到平凉是甘肃草食畜牧业、果品、蔬菜的重要产区,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全联农业产业商会、北京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余世臣说,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作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会员企业涵盖了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同时,北京大北农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在高原夏菜制种、数字农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商会和集团将发挥平台作用,借助农业大数据,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产销对接等多方面把平凉的特色蔬菜积极推荐给会员单位,携手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庄浪县省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无人机照片)  

“平凉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农业特色鲜明,产业基础雄厚,无重工业污染,种植的蔬菜品质好,平凉山药、百合、辣椒等名优特产驰名陇上。我们公司和上海光明集团长期深度合作,这次政府搭建的‘民企平凉行’平台非常好,下一步可以通力合作,通过光明集团让平凉的优质蔬菜、好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潍坊世纪农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泾川)总经理李春雷表示。

优势互补 做强中医中药产业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胥富春/文 姚志强/图  

在6月27日举行的“民企平凉行”中医中药产业链项目洽谈对接会上,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医疗专委会、上海市甘肃商会、甘肃省陕西商会、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进出口商会、甘肃省投资商会以及来自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和省内、市内33位中医中药产业代表,我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洽谈。






与会嘉宾观看了平凉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纪实专题片,我市有关负责人作宣传推介,企业家代表就有合作意向或感兴趣的项目发言提问,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企业家关心的问题做现场解答。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医疗专委会执行副主任赵宁在发言中谈到,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是国家级、专业化、服务于民营企业的商会。通过这次考察,根据平凉招商项目需求,希望能帮助对接数字供应链平台投资和项目;商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经常向医院捐赠医疗设备,今后可以在平凉实施这类项目;商会医疗专委会希望与当地共同探讨服务民营医院新模式;为中药材种植企业拓宽融资来源,培训农业补助项目政策,争取资金支持等。华亭市中医药展览馆展出的中草药标本。

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雅聪在发言中谈道,奇正集团立身民族药业,为社会提供药理科学、安全有效、用料纯正、使用方便的藏医药产品和保健品。平凉地域优势明显,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把平凉道地中药材和奇正藏药的生产经营体系有效联结在一起,把甘肃医学院、皇甫谧故里的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推动藏医藏药、针灸等特色疗法优势互补,对于推动中医中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加强交流与合作。工作人员在灵台县标准谧艾种植示范基地制作艾灸产品。

平凉市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理李梅介绍说,青松公司坐落于优质野生药材主产区、陇药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的华亭市马峡镇。这里主产的大黄、独活、川芎等多种中药材品质优良,闻名全国。公司2021年申报的“药食同源”项目,已完成基础建设。本项目力求将甘肃土特产及名优中药材提质增效,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弘扬中医药文化,打造新的陇药品牌,希望与业内同仁深度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