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省媒体看平凉 | 2023年平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
6月9日晚,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平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暨非遗“五进”活动启动仪式在崆峒区绿地广场举行。
崆峒武术表演。
本次展演包含非遗宣传展演、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校园、非遗戏曲名段表演等活动。现场搭建展台24个,遴选面塑、钩针编织、葫芦烙画、剪纸、泥塑等50余项非遗项目,均由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非遗产品制作及展示展销,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观看、购买。
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烙画。
一首古筝合奏《战台风》拉开了展演的序幕,围绕非遗主题展演了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华亭曲子戏《徐策跑城》、崆峒武术《崆峒侠风》、陇东民歌《社火秧歌》、眉户剧《父亲·河边劝女》、灵台唢呐《唢呐情景剧》等代表性非遗项目,歌伴舞《神仙留恋的好地方》、琴书画表演《诗琴书画·人文平凉》、独唱《千古情庄浪缘》等节目让广大观众深刻感受到平凉多元的历史、非遗、民俗等文化。整场演出通过畅游平凉、武术平凉、书画平凉、舞动平凉、红色平凉、人文平凉等原创文艺节目,展现了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大美平凉。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特别是华亭曲子戏、崆峒武术、皇甫谧针灸术、崆峒笑谈、陇东民歌等国省级非遗项目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平凉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始终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体方针,在非遗项目申报、传承人认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非遗传承、保护、利用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形成集非遗活态展示、体验互动、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实现了文旅产业互融共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活动现场,还为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非遗传习基地”授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