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平凉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有序开展

  • 时间:2024-06-14 16:42
  • 浏览次数:
  •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 字体: [ ] [ ] [ ]
  • 分享: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宣传展示平凉市非遗保护成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入融合发展,不断扩大非遗传播的影响力,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由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平凉市文化馆承办的“大地欢歌 多彩非遗”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系列活动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坚持“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理念,组织开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13场。

乐享非遗盛宴 赓续历史文脉——非遗展演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平凉市文化馆崆峒武术传习所成立十周年展演活动、枫叶红艺术团展演活动、“民星大舞台”(第五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大地欢歌·多彩非遗”(两场)展演活动和秦腔大赛,于5月26日开始至6月2日,相继在平凉市文化馆倾情上演。春官说诗《平凉非遗》、眉户剧《梁秋燕》、秦腔表演《甘洒热血写春秋》、崆峒武术《奇兵器械串烧》《古太极八式》、汉服秀《陇头歌》和表演唱《小媳妇回娘家》《绣金匾》《绣红旗》《绣荷包》等节目一次次点燃现场。每场演出均采用“线下观演+线上直播”的方式呈现,推出的线上直播和直播回放累计6万多人次观看,好评多多。大家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了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别样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以及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领略平凉文化 感悟非遗风采——非遗展览

在崆峒古镇,精巧别致的马尾荷包、栩栩如生的剪纸画像、细腻柔润的掐丝钩绣、精雕细琢的泥塑面塑……纷纷亮相在非遗展馆的展厅中。位于非遗一条街西牌坊的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期间,8万多人次走进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参观、体验、开展研学活动。一勾一画、一挑一琢、一张一弛,现场展列的各类非遗产品,深受大家喜爱。“实物+图片+简介”的全景式陈列,赋予了陈展的趣味性,增强了参观的沉浸感,也使大家能够进一步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让市民朋友在沉浸式体验中直观感受平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柳湖书院,长期开放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平凉剪纸专题展览,一系列代表性非遗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其中,平凉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脱颖而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努力提升广大市民人文社科素养”主题展览、第一届甘肃现代摄影艺术展览巡展,以多种形式开展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宣传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瑰宝——非遗展示

6月8日至10日,平凉市文化馆组织开展4场非遗展演暨剪纸进景区活动,7名剪纸和纸织画传承人走进平凉市崆峒古镇开展剪纸现场教学、赠送剪纸作品、免费讲解纸织画制作技艺等互动活动。非遗传承人对剪纸和纸织画的起源、分类、技巧等知识做了宣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耐心讲解并现场示范,与群众互动互通,让群众近距离了解非遗、感受非遗、传承非遗,增强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月9日至14日,平凉市参加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遴选平凉剪纸、崆峒面塑、皇甫谧针灸、古法蓝染、崇信根雕、葫芦烙画、钩绣等多个省级非遗项目参加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五位传承人老师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向省内外领导嘉宾及游客全面宣传展示平凉市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平凉展区亮点突出,活态表演与静态展示相得益彰,赢得了众多游客的流连驻足与广泛好评。

“非遗点亮生活,文化赓续传承”。时代生活推动着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下一步,平凉市将继续深入挖掘平凉本土非遗的独特魅力,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人人传播非遗”的浓厚氛围,不断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