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2025年全市文旅工作这样干!(一)

  • 时间:2025-02-14 14:42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5年是“十四五”冲刺收官、“十五五”谋定起势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文旅事业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文旅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省有关文旅、广电、体育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部署要求,以改革创新为突破,以文体旅融合为抓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产品供给,加强宣传营销,拓展客源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提振旅游消费,扎实推进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花费分别增长30%、25%以上。


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01

突出“强基础、惠民生”,着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图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基础设施提升建设、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文化活动创新举办等方面协同发力,强化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图片

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微改造、精提升”,实施市文化馆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崆峒区文化馆数字化、灵台县博物馆新馆等项目,新建平凉历史名人展馆。通过资产置换、资源整合方式,推进泾川县图书馆、文化馆扩容提质,崇信博物馆达标建设,确保2025年达到三级馆标准。深化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完成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5县(区)及市文化馆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任务,依托“公共文化云”数字化平台推动资源跨区域共享。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延时、错时和夜间开放。

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

图片

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和扶持力度,强化崆峒道源等地域文化发掘、整理和研究,创作一批平凉特色文学、影视、音乐、曲艺、舞蹈等精品力作,“一县一品”打造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标识。编辑出版《崆峒文化系列丛书》,创作《静宁是我美丽的家乡》《金果红了》等小戏曲剧本,创排上演眉户剧《就恋这片土》《致富果》等。健全文艺院团发展机制,深入推进“一县一院团”建设,实施基层文艺院团联系点常态化帮建和“聚光计划”,把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与抓创作相贯通,打造一批小型经典作品。

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创新突破

图片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激励、撬动作用,全年措办“市列为民实事”文化惠民演出1200场以上,常态化开展“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民星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以标准化、均等化服务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打造“书香平凉”全民阅读品牌,以阅读推广、经典诵读等形式厚植城市人文底蕴。指导公共文化场馆和群众文艺团体多层面开展“写平凉、画平凉、唱平凉、演平凉”主题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