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要闻

坚持以文塑旅,推进多业融合谱写泾川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时间:2025-07-01 15:33
  • 浏览次数:
  • 来源:泾川县文旅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5年上半年,全县文旅工作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聚力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着力激发消费新活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全县文旅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花费均增长20%以上,文旅市场安全平稳,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项目建设,绘就文旅繁荣新画卷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政策导向,积极争资争项,做大文旅产业体量。王母宫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进入收尾验收阶段;大云寺二期扫尾、博物馆搬迁布展、文化馆搬迁、四坡村(红军村)综合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室外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进展顺利。全民健身中心、乡村全民健身提升工程、体育场维修改造等新建项目有序推进,计划年内建成投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筹全县优质文旅资源,瞄准头部文旅企业,先后赴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地精准开展文旅项目推介活动3次,精心举办阮氏故里—泾川县招商引资大会,古阮国历史文化展馆招商项目落地实施,完成签约资金8200万元。同时,西王母文化大景区开发建设、康养大酒店、旅居酒店、“泾川石纪元·原始动力谷”素质拓展中心建设等文旅项目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在引进引领项目、精品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

文旅融合,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深化“文旅+”多业融合,扩大特色产品供给,优化惠民消费举措,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和多层次的文旅康养需求。精心打造泾明白家、王村完颜“文旅融合”体验点,城关凤凰、红河田赵“农旅融合”体验点,福门印象游乐园、飞天云翼“体旅融合”体验点,田家沟、官山林场生态旅游体验点。

围绕温泉康养综合体开发建设,加快中医康养、养老服务、温水理疗等业态发展,打造康旅融合体验点。围绕拓展夜游经济,打造了泾州潮街、花样年小吃一条街、泾州别院等消费场景。精心编排《蟠桃绮梦》《人间烟火》《琴棋书画》等特色演艺节目。开发南石窟寺碑拓、泾川剪纸、桃木剑等旅游商品30类50多种,加工包装了旭康红牛。罐罐蒸馍、王小凤擀面皮、泾川苹果、甜瓜等特色产品,进一步丰富旅游“后备箱”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游客的购买欲望。精选推出“研修养生、乡村体验、生态观光、红色教育”等主题旅游线路,为全县旅游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缤纷活动,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始终坚持“立足特色、创新形式、提升体验”发展理念,通过“文化赋能旅游、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全力打造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文旅活动,成功点燃了文旅消费的热潮,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强力“引擎”。

先后精心举办“体彩杯”城市欢乐跑、“战鼓打擂”集中展演、春官诗大赛、“泾水映华灯·盛焰启新程”宵节焰火晚会、西王母文化景区篝火晚会、“瑶池传秦韵·泾州启新程”秦腔惠民演出、第九届“楠林杯”蟠桃诗会、“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推介、阮共风雅—泾川商周文化遗存图片展、文化“五进”、全民阅读推广“七进”、博物馆“五进”、青少年书画作品展、王村镇“浓情端午·香约完颜”乡村旅游季、“山月同栖·共赴春日之约”等系列宣传活动100多场次,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体验,呈现出看点足、特色多、人气旺的火爆场面。

宣传推广,扩大文旅品牌新维度

为提升泾川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走出去、拓市场、优服务、树品牌”的理念,先后赴成都、长武、通渭、彭阳等地参加文旅推介活动10场次,通过设立宣传展区,发放宣传折页、现场推介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泾川文旅资源、精品旅游线路及非遗文创产品。邀请“跟着艺术游甘肃”、“甘津连心·寻迹陇原秘境”2025年甘津文旅资源对接团队、“与辉同行阅山河”等网络大咖、网络达人开展走进泾川采风踩线活动10场次。

此次“与辉同行阅山河”通过董宇辉的视角聚焦核心资源,直播间观看量达10万+,点赞量2900多万,同时吸引30余名网络达人现场直播,带领全国观众走进泾川、了解泾川、关注泾川,传播我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促进泾川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推动“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依托“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旅游专列走进泾川3趟次,接待省内外游客1000多名,为我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活力。上半年,积极运用新媒体矩阵,制作发布80条文旅宣传短视频,100多条宣传信息,点击总浏览量达10多万人次。有效扩大了“丝路驿站·陇上泾川”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优质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新高度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旅游景区安全生产防线,保障旅游景区安全有序运行,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网红打卡地等重点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水域安全、极端天气应对、服务质量、导游乱象、强制消费专项检查,同步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制度,确保各类排查整治落实到位率均达100%,实现了旅游市场零投诉、零事故的目标,全力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让游客能够安心游玩、放心消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