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要闻

“四普”新发现|静宁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时间:2025-05-08 10:56
  • 浏览次数:
  • 来源:静宁县文旅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根据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工作力度的通知》,静宁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县范围内展开拉网式排查、收集发现新线索,通过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7处。

静宁是红军长征途经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静宁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深入群众调研、翻阅县志、村史等相关文献资料,在四普中新发现革命遗迹点19处,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选取保存完好,历史价值较高的上报县级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静宁境内的战斗遗址遗迹等革命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危局求存的历史,见证了红军将士浴血以搏的历史,见证了静宁人民支持红军、支援红军的历史,记录了红军长征进入静宁的行军线路,呈现了红军指战员在静宁艰苦征战的场景,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是红军长征在平凉的实物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教育价值。

“战国-秦长城”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静宁境内有墙体一段,烽燧16处。静宁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经过细致的普查,战国秦长城在静宁县境内的墙体延伸范围有了新的拓展,新发现战国-秦长城遗迹点、段15处,墙体采用当地的黄土夯筑构筑,夯层明显,周围夹杂瓦片,这种构筑方式体现了战国时期秦长城的典型建筑工艺,其中,四河镇上湾长城遗址、包家山长城遗址、刘家岔长城梁新发现长城墙体分布,红寺镇张家寨子发现1处散落大量瓦片的遗址,界石铺镇水鱼王家崖长城遗址、祁家咀长城遗址、墩墩地新发现长城遗址。

战国秦长城沿线还新发现了4座烽火台遗址,它们沿着长城墙体间隔分布,在布局上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这些新发现,为静宁县战国-秦长城的保护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新发现城障一处(马鞍子咀),沿田堡河分布,呈长方形,城障地面散落有大量的先秦时期瓦片、砖块,地表遗迹非常丰富。

静宁县革命遗迹点和战国秦长城的这些新发现,只是众多成果中的一部分,对于研究静宁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静宁县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隐藏着巨大的文化历史“宝藏”,相信随着普查工作的深入进行,静宁县还会有很多历史文化“宝藏”待以揭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更加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