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武团:少年锦时 白衣侠客御风行
狼牙月,伊人憔悴
慢举杯,饮尽了风雪
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
少年崆山来,诗化了雾霭
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
邀明月,游侠仗剑
千里之外,无声黑白
崆峒之巅,白拂尘如猛虎下山,崆峒拳似凌波踏浪,龙凤扇飘逸轻灵,大铜锤刚猛有力,流星镖英气逼人,硬气功钢筋锁喉,绝技艺口吞钢珠,口吞剑惊险刺激,刀光剑影、闪转腾挪,英姿飒爽、气冲霄汉···
这群英武的白衣少侠,便是闻名久远的“崆峒武术团”,成员主要来自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
崆峒派武术第十二代掌派人、中国崆峒武术协会主席、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飞真子”陈虎担任团长,亲帅众弟子习武和演出。
王慧龙、陈相宇、马国栋、贲双龙、杨智、晏西康、史锦涛等20余名少年经严格选拔入团,文武兼备、英姿勃发。
作为平凉文旅界的一道“行走的风景线”,武团被众多游客点赞为“崆峒武术少年天团”。
他们不仅具备过硬的武术基本功,熟谙崆峒武术六路弹腿、崆峒养生拳、崆峒飞龙拳、崆峒花架扇等崆峒拳法套路,以及黑虎神鞭、判官笔、风火扇、拂尘等崆峒兵器。
同时都拥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更身怀绝技,对古太极八式、降龙伏虎拳、通背拳、八卦掌、流星镖、双铜锏、镔铁锤、双节棍等拳法兵械各有所长。
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齐名中华五大武术流派,金庸先生题书盛赞“崆峒武术,威峙西陲”。
始祖飞虹子,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创崆峒派。
崆峒派武术包括崆峒山道家流传下来的武术套路、北派武术的十二个拳种(查、华、花、炮、洪、红、通臂、通背、八极、太极、形意、八卦掌)三百多个武术套路。
武团深度挖掘崆峒武术资源,大力宣传平凉“武术之乡”文化名片,整理崆峒派拳械套路,融合崆峒道源养生文化,排演了融故事、武打和实景演艺于一体的《武僧护经》《忆画崆峒》《王母夜宴》《问道崆峒》等情景剧。
积极推陈出新,创编了《剑影崆峒》《崆峒养生拳》《崆峒武魂》《崆峒绝技》《道武崆峒》《古筝与剑舞》《崆峒龙凤扇对练》《崆峒奇兵》等节目;更进一步丰富形式,编排了“崆峒雄狮”“陇东高跷”等民俗特色节目。
武团已在崆峒山大景区、崆峒古镇开展常态化演出,习练崆峒养生拳、欣赏崆峒武术表演——已成为最受游客喜爱的互动体验项目。
在节目编创过程中,武术指导、创编设计都由团长陈虎亲自操刀。
“作为一名崆峒武者,我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以身作则把崆峒武术编排演出好,宣传推广好。”
他带领少年团苦练基本功,潜心创精品,无论是景区日常演出、游客互动、节庆表演,还是文旅活动推介、城市形象宣传、对外交流展示,武团已成为驰名塞北大地的一支“崆峒劲旅”,更是一张展示“武术之乡 文化名市”和“问道崆峒 养生平凉”文旅品牌的靓丽名片。
朔风吹过飞龙马,
崆峒游侠多少年。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2020年1月,崆峒武术团肩负弘扬中华武术之重任,受邀前往法国参加“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巴黎香榭丽玛丽涅剧院、斯特拉斯堡莱茵国家歌剧院等地巡演,受到了外国友人、海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热议。
武团曾参加《星光大道》为平凉女婿闫子西助演,展示了行云流水、刚劲有力的崆峒武术,崆峒兵械黑虎神鞭、崆峒玄功五朵金花表演等技惊四座。
CCTV—2《魅力中国城》竞演、CCTV—7“我从平凉来—平凉金果红牛旅游走进天津”晚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福泉山国际武林大会、第二届天山武林大会、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助阵陕旅集团《长恨歌》年度首演、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崆峒武术精彩亮相,广受好评。
武术团成立以来,已在崆峒山景区、节庆展会中演出2000余场次,巡演300多场次,舞狮高跷表演150余场次,省内外观看游客近百万人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于分享,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灵台县博物馆:赴一场周风化育古韵之旅
下一篇: 南石窟寺:泾水慈航 陇右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