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博物馆:芮鞫故里的文华馨香
唐关古道 悠悠豳风
公刘故里 草木情深
岁月如驹 青山不老
山河旷远 芮鞫飞歌
崇信县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坐落于崇信县城以北、汭水之滨,于2014年10月开馆,占地58亩,建筑面积3398平方米。
收藏各类文物4234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69件,三级文物219件,名人字画349条,古籍2353册,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3部26册。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西周“父甲”铜觚、二级文物西周“癸父”铜爵。
藏品主要以新石器时代、先周、西周、战国、秦、汉文物、北魏时期佛教石刻造像和近代名人书画、明清善本古籍文献为主,藏品丰富,特色鲜明。
主题陈列《芮鞫文明——崇信历史文物展》由《厥初生民》《西陲有声》《丝路纷呈》《雅瓷精粹》四个单元组成。较为全面展示了公刘故里——崇信六千年的历史文化演变和芮鞫源远流长、丰腴多元的文明成就。
博物馆旁还坐落着崇信文化馆、图书馆、保至善烈士纪念馆等丰富多元的文化场馆。
崇信,隶属于平凉市,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市接壤,北连崆峒区,南与陕西陇县毗邻。
《诗经·大雅·公刘》:“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3500年前,周先祖公刘迁居汭河、芮鞫之地(今崇信县),教习稼穑,传授桑麻,采石搬碫,营造居所,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奠定了周王朝和芮鞫兴盛之基。
根据《崇信县志》载,“崇信”取“尊崇信任”之意,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建县至今,已沿用1200余年。
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下
埋藏着多少历史记忆的碎片
隐藏着多少尘封已久的故事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
沉默的文物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
上一篇: 华夏古槐王:风华三千秋 槐荫覆九州
下一篇: 国干槐树村:千年荫茂 澍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