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链长制 奋进十四五|| 重塑古村落 再拾万千乡愁
“老泉、老宅、老树、老人”,质朴的情怀,显著的地域特色,处处流淌着“乡愁”的味道。
近年来,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以古槐文化为脉络,以石头村为主题,不断打造新亮点、延长产业链,着力丰富乡村旅游深层内涵,实现了美丽乡村和乡愁记忆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文旅康养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赵湾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坐落于五龙山下,汭河峡口,是唐关古道之要塞,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地理优势,古树名木众多,有千年古槐5棵,百年古槐4棵、榆树6棵,百年老泉1口,百年老宅2座,村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48人。
聚焦农旅融合 因地制宜建新村
赵湾村按照修旧如旧,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古今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民俗特色与现代建筑的结合点,突出“老泉、老宅、老人、老树”特色,依托千年古槐群、百年老泉、知青民俗大院等资源,精心打造“古槐文化”主题公园以及“槐荫人家”特色农家乐,花廊、展馆、石门和许愿墙等微景观10余处,修缮百年老宅2户,风貌改造21户,铺设步行廊道,修建停车场1处,儿童游乐园、颐养休闲区等正在配套建设。
推进生态建设 绿色底蕴靓颜值
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定位,依托列入古树名木保护的千年古槐和百年老榆树,采取乔灌草结合、林花果搭配的方式,栽植柿子树、油桃树等乡土树种400余株,樱花、万寿菊等绿化苗木3000余株,擦亮了赵湾村绿色新村的生态底片,生态治理修复和旅游开发同步推进。
依托资源禀赋 寻根筑魂兴文化
坚持以五龙山泉、乌江峡口和古槐寻根为依托,邀请专家学者“走进赵湾、感受赵湾、品味赵湾”,精心创作了《家乡轶事》《走进赵湾》等文学作品。深度挖掘社火、秦腔等非遗文化,举办了崇信县2022年元宵节省级非遗代表项目“点灯背猴”展演系列活动,吸引周边游客5000余人,被省市媒体多次报道。
乡村建设初具规格。
通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赵湾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与百年老宅、槐风情园相映成趣,独具特色的石门与拱形花廊相得益彰,古树名木、百年老宅、潺潺溪流,处处彰显乡土气息。
乡村人气显著提升。
非遗展演、专家学者采风创作,赵湾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已成为周边群众节假日期间的网红“打卡地”,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余人,人气不断飙升。
乡村发展成效凸显。
致力打造新型农文旅消费聚集区,配套建办了农家乐、茶楼等民俗风味馆,“吃住行游购游”要素不断完善,形成了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亲水游乐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乡村旅游助推村级发展成效日益凸显。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老树、老宅、老泉,沉睡的记忆,在一个个生动的乡村符号下被唤醒了。
上一篇: 庄浪县:春风不解意 袅袅动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