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化建设

平凉故事 文明之旅|西王母瑶池夜宴周穆王

  • 时间:2022-03-21 11:32
  • 浏览次数:
  • 来源:宣传推广科
  • 字体: [ ] [ ] [ ]
  • 分享: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唐)李商隐 《瑶池》 

  西王母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尊崇的女神,她的身影最早在《山海经》和《庄子》等众多典籍中出现。因为她居住在我国西部的回山,便称为“西王母”。回山脚下有瑶池,山上有蟠桃林,仙鹤和七个女儿陪伴左右,她们在这里安享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个美好的地方就在泾河上游,汭河汇入泾河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平凉市泾川县。 

  这里祥云缭绕,满山苍翠,山径蜿蜒曲折,仿佛一条通向仙境的彩带。远远望去,天地间笼罩在一片神秘的白雾之中,亦梦亦幻,亦真亦假。林中笙歌阵阵,玉音琅琅;林梢仙鹤翩然,鸣声清脆。 

  有一天,侍从禀报周穆王前来拜访。 

  周穆王是周朝第五代天子,执政时期的周朝疆域并不是很大。其父执政时,为扩大势力范围,带兵对南面部落发动了战争,最终战死异乡。周穆王继位之后,因北方少数民族没有按时交纳贡品,便带兵攻打,经过几次出兵终于大获全胜。 

  当听说西边的西王母雍容华贵、才华横溢,心生仰慕之意,便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位传说中的女神。侍从准备了八匹骏马驾驭的豪华马车,意气风发的周穆王带领众多随从,车队满载礼物,经过九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来到了泾水之畔的回山脚下。 

  西王母听说周天子远道而来拜会,率众仙相迎。穆王英武刚毅,王母端庄大方,两人都为对方的仪态神姿、王者风范所惊叹。西王母把周穆王迎进大殿,互道问候,穆王送上众多的丝绸布匹,王母也回赠了玉壁等礼物,以示共修永久之好。 

  王母在瑶池设宴,摆下丰盛佳肴和美酒,并让穆王品尝此处出产的蟠桃。侍女燃起蜡烛灯台,瑶池灯火辉煌,歌女翩翩起舞,笙歌阵阵,仙鹤也发出悦耳的鸣叫,为盛大的晚会助兴。侍女们频频斟酒,宾主纷纷举杯,觥筹交错,互致敬意。 

  西王母对周穆王的到来深表欢迎,山高路运,万里而来,让王母十分感动。周穆王也表示拜会王母是其一直以来的心愿,两人在灯火摇曳中不觉唱起歌谣。 

  在意兴正浓之际,信使快马来报,淮河流域的徐偃王举兵伐周,天下即将大乱。周穆王惊愕不已,于是决定回去,但两人都觉得意犹未尽。 

  王母依依不舍,深情唱着《白云歌》,送别即将离去的周穆王。歌中唱道: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听后,不禁潸然泪下,心生感动,也和了一首《黄竹歌》: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此时,西王母心绪已有几分低沉,也许她已经对这位文武双全的天子产生了几许爱意,唱道: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 

  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歌词大意是我在这荒凉的地方,与虎豹为群,与鹊鸟相处,只因为我是天地的女儿,受天之命,守在这里,不能迁移。你要离开这里了,我只能用歌声送你一路平安。你是上天的儿子,一定会得到护佑。 

  西王母和周穆王互相唱和,晚宴达到了高潮,众人都十分感动。 

  第二天,周穆王在回山上立了一块石碑,上刻“西王母之山”,并在旁边栽了一棵槐树,以表纪念。和西王母告别回到都城后,政务繁忙、日渐病弱,两年后就病逝了,他们也未能再见到对方。 

  在道家典籍中,西王母是上古神话中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所有修炼成仙的女神都归她掌管。东晋医学家葛洪认为,西王母是盘古和太元圣母所生。 

  在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掌管着长生不老药,有惩罚恶人、预测未来、让世间万物生长的本领。还掌握婚姻、生育、保护女性的权力,是一位慈祥祥瑞的女神。除此之外,传说她还曾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 

  根据资料文献研究,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西王母是古时一个国家的国君,她所在的国家就叫“西王母国”,从黄帝时期到东周,存在了1000多年,西王母国由女性掌管国家权力,女王被称为“西王母”。于是,在我国远古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位亦神亦人的女性。 

  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等考证后断定:西王母应是商代分布在渭北高原至六盘山以东广大地区,属于戎族系统的一个古老而强大的土著民族。 

  吴晗也认为,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族或西戎的别名”。由此可以看出,西王母既是国名、部族名,也是酋长名,而且延续多代。 

  这次相会,给后世留下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在西王母夜宴周穆王1700多年后,唐代诗人李商隐来到回山脚下,谒拜西王母,写下了《瑶池》这首流芳千载的诗篇。 

 

    王母宫始建于汉武帝元封年间,宋元明清各代曾多次大规模重修,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被尊为“天下王母第一宫”。

  王母宫先后被授予“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中华西王母祖祠”“国际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 等称号。 

  到了新时代,回山上的王母宫依然山环水绕,殿宇宏伟,泾汭二水交汇于此,使西王母宫更具神韵,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月十八的王母宫庙会,自北宋开宝元年开始至今已传承千余届未曾中断,规模之大、历史之久、影响之远,在全国西王母庙会中首屈一指。 

  从1990年开始,台湾西王母信徒每年都组团前来瞻拜、寻根问祖。王母宫庙会已成为台海同胞心系两岸、促进统一的重要文化载体。 

2008年泾川“西王母信俗”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二批非遗名录。2013年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中心倡议,将西王母诞辰日农历七月十八确定为“华夏母亲节”,举办海峡两岸共祭华夏母亲(西王母)大典。

2015年,泾川王母宫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也是甘肃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维系两岸民族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1.李世恩著《西王母及其信仰习俗》 

  2.薛宝春著《周穆王回山会见西王母》 

  (以上2文均见《西北望崆峒》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年出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