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日,平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平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公布了平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11类31项,其中平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8类22项:民间文学(1项:姬氏道德经)、传统舞蹈(1项:春节舞狮)、传统戏剧(2项:崆峒小眉户、平凉秦腔)、曲艺(1项:庄浪地摊)、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1项:崆峒易筋经)、传统美术(2项:壁画、传统雕版印刷)、传统技艺(9项:道医养生、传统修脚术、酿醋技艺、黄酒酿造技艺、金石传拓技艺、钩针技艺、疳娃娃制作技艺、土蜂蜜制作技艺、米酒酿制技艺)、民俗(5项:崆峒山道教信俗、社火、燎疳、春官仪程、静宁打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3类9项:传统戏剧(2项:木偶戏、影子腔)、传统美术(2项:木雕、葫芦烙画)、传统技艺(5项:食品制作技艺、土法养蜂技艺、花馍馍制作技艺、酸菜制作技艺、核雕技艺)。
这31项市级非遗项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关规定,经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予以评选公布的。下一步,平凉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明确保护责任,落实保护措施,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作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