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化建设

强健文化“筋骨皮” 提升平凉“精气神”——平凉市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走笔

  • 时间:2022-12-05 18:57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日报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一个被文化浸润着的城市,隐藏在内心的激情和力量随时都会一触即发。

因为足球成功“出圈”的平凉,最近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透过足球,可以观察一座城市的精气神,透过一场足球赛事,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平凉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统揽,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和“首位产业”的目标,一路高歌猛进。在对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的双重诉求中,开启一条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建设特色文化名市的发展之路。


夯实根基:挖掘资源延续历史文脉


翻开中国浩如烟海的史册,稍作浏览,我们便不难发现,平凉,这个地处西北一隅的偏僻之地,竟然在华夏古国光华四射的文明史上,占据着那么重要的一席之地。轩辕黄帝问道于道源圣地崆峒山,伏羲氏诞生于古成纪,西王母等始祖“祖籍平凉”,境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古遗址2000多处。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农耕文化。秦始皇、汉武帝曾先后登临崆峒山,寻道西巡。隋代大兴国寺供奉的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用于外贸交流的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以皇甫谧、牛僧孺、吴玠、吴璘、刘锜、赵时春、慕天颜等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彪炳史册,以金庸武侠小说大量叙述的崆峒武术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珍贵多样,以纸织画、铜嵌画、挂毯地毯、剪纸、马尾荷包等为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多姿多彩,以传统节日、节气农事、民俗祭祀为代表的陇东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这些留存在平凉大地上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遗产资源,色彩斑斓,光彩夺目---这正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成为打开尘封已久的古老华夏文明殿堂的一串金钥匙。

历史折射的是一方区域的人文精神。兼容并蓄的平凉文化,催生了平凉人包容、和谐的心态;经世致用的文化品性,塑造了平凉人的务实性格;生存压力和发奋自强的精神传统,造就了平凉人的进取意识和敏惠品性。

无论是物化的物质遗存,还是“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人文精神传统,都沉淀为一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一脉传承的文化基因,依然流淌在平凉人的血脉中,这都成为平凉丰富的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名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

近年来,平凉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这背后是平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取得的非凡成绩。

“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崆峒山古建筑群修缮等文保项目54个,持续加强文物环境整治和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6处,一般文物点1849处,馆藏文物45584件,编辑出版了《平凉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出版物,进一步推动了文物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持续推进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全市博物馆实现数据共享,依托博物馆和纪念馆建成旅游点1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平安平凉”建设示范点1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3个,为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重保护更注重活态传承。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建成非遗一条街以及非遗项目保护基地、传习所28个,申报认定华亭曲子戏、泾川西王母信俗、庄浪高抬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崆峒派武术等29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弦子腔等170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8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78人,基本构建了“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的保护传承体系。

讲好平凉故事,传播好平凉声音,让传统文化瑰宝闪光发亮,为文化名市建设厚植了根基,增添了底蕴。


顺势而为:政府推动下的文化提升


根植厚重文化,一轮又一轮文化事业大发展的浪潮在平凉涌动。

冬日午后,在平凉活力公园刚健完身的退休教师李小敏,穿过绿地广场,直奔柳湖公园附近的市图书馆翻看自己喜欢的图书。“现在日子很丰富,再也不愁退休了没地方可去。”李小敏感慨。

曾几何时,体育设施短缺、文化生活贫乏,相当多的市民闲暇时无处可去。人们渴望文化知识,增长眼界;人们期盼文化娱乐,丰富生活。如今,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我市遍地开花。

抓文化,就是抓民生。平凉以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新建了一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把公共文化服务“种”到了百姓的家门口。如今,像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这样的“打卡地”已是遍地开花。平凉市文化馆、平凉市博物馆、灵台县文化馆、华亭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各县(市、区)的博物馆接力开启直播等活动,让文物触“手”可及。随着5G、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广泛应用,“云看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文旅新业态加速崛起,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村文化生活同样不输城区。闲暇时,村民们可以到村部跳跳广场舞,或去“农家书屋”看看书,或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健身。

平凉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拨款、项目投资和部门帮建等形式,切实加强了县、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建成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25个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5个“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县级文化馆分馆107个,县级图书馆分馆117个,1550农家书屋、57个乡村记忆博物馆、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16个,实现了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

植根沃土,文化的鲜花,绽放在百姓心中。

近年来,平凉继承发扬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并创新思路,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创建促进活动,以品牌持续发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培育平凉画家画平凉、“泾水欢歌”百姓大舞台、泾水梨园、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品牌,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引导和组织各类文化演艺、非遗人才、文艺院团、文化协会、文艺培训机构和社会群众,举办崆峒古镇“文旅夜宴”百日文艺惠民演出、“喜迎党的二十大·奋力建设新平凉”——千场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连续多年举办广场舞展演、大合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多方提升群众参与度。

“过去农闲没地方去,不是打牌就是看电视,现在好了,大家集中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既丰富了农闲生活,又能增进邻里感情。”家住崆峒区香莲乡的李蕾用激动的话语诠释着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心情。


相融共生:文旅融合风帆正劲


文化如何落地,创造财富?把文旅融合作为重要增长点,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之一。

将得天独厚的崆峒美景、田园风光等自然资源与崆峒山道教养生文化、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完美结合,打造出“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城市品牌,让每一位游客得以在“养生平凉”放逐心灵、休养生息……在文旅融合的脚步中,平凉文旅康养产业链逐步成形,“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愈加响亮。

短短几年间,全市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31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家、国家4A级景区6家,崆峒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泾川县、崇信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共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培育形成了祈福纳祥、养生康体、丝路探秘、生态休闲、乡村民俗和红色旅游6大旅游产品体系,策划推出了“千年丝路·养生平凉”等长线精品线路3条,面向西安、兰州、银川3个方向的钻石旅游线路3条,“崆峒养生游学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8条,乡村养生旅游线路5条。崆峒文化旅游节、静宁苹果节、皇甫谧文化节、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弈决崆峒”世界八大道教名山围棋邀请赛、平凉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新创意大赛等品牌节会和赛事的举办将平凉推向世界。

平凉积极探索,综合施策,文旅项目建设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俯瞰平凉大地,一个又一个文旅产业项目风生水起。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文化产业园、崇信县龙泉寺文化旅游产业园、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避暑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园、静宁县葫芦河金果养生园等文化产业园,如颗颗宝石串联在平凉文化产业发展的脉络上,涵盖文化旅游、娱乐养生、餐饮服务、民俗文化等诸多领域。产业活力竞相迸发,挖掘内涵、拓展外延,让我市的文化更显厚度。

当文化底蕴、文化资源、人文优势与资本联姻,与旅游融合,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在平凉喷薄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2021年末,平凉市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972个,从业人员万余人,资产总计突破50亿元。

自古钟灵毓秀地,又遇文化活水来。在“文化立市”的号角声中,平凉这块沃土上正处处盛开文化和谐之花,浸润着人们心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